在光伏电站的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中,人员定位系统的作用愈发凸显。它依托前沿技术,为电站带来了多维度的显著益处,从人员安全保障到运维效率提升,全面为光伏电站的高效、稳定运转提供支持。
一、定位精准,动态尽在掌握
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普遍较大,大型地面电站的区域更是包含光伏板阵列区、升压站、设备房、检修通道等多种复杂地形。人员定位系统整合了UWB(超宽带)、蓝牙、GPS/北斗等定位技术,可实现高精度定位效果。即便在光伏板密集、信号易受干扰的区域,也能准确锁定人员所在位置。通过在电站关键区域部署定位基站,工作人员配备定位标签后,管理人员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,就能实时、清晰地查看每位员工的具体位置。无论是日常巡检、设备维修,还是应对紧急情况,都能及时掌握人员动态,为人力资源的高效调配提供便利。
二、筑牢安全防线,减少事故隐患
危险区域智能预警
光伏电站内存在高压设备区、储能电池区等危险区域,人员一旦误闯,极易引发严重安全事故。人员定位系统可针对这些区域设置电子围栏,当佩戴定位标签的人员接近或进入该区域时,系统会立即自动触发警报,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,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。
紧急救援高效支持
当电站发生火灾、设备坍塌等突发事故时,救援速度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。人员定位系统能快速确定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的位置,为救援工作提供精准信息。救援人员可根据定位数据,迅速规划最优救援路线,避开危险地带,直达被困人员所在位置,从而大幅缩短救援时间,提高救援成功的概率。
三、提升运维效能,优化作业流程
巡检工作智能化辅助
传统的光伏电站巡检依赖人工记录,容易出现漏检、错检等问题。而人员定位系统与智能巡检应用相结合后,可实现巡检流程的智能化管控。系统会实时记录巡检人员的行走轨迹,形成完整的巡检路线档案。巡检人员通过定位终端,能实时上传设备运行数据和异常情况,便于后台及时分析处理,有效提升巡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。
设备维护协同更高效
在光伏电站的设备维护过程中,人员定位系统能帮助维护人员快速找到相关协作人员的所在地点。当某台设备出现故障时,维护人员可通过定位系统迅速定位到携带维修工具的同事,及时获取工具开展维修工作,减少因寻找工具和人员而浪费的时间,进而提升设备维护效率,缩短设备停机时长,保障电站的发电效益。
四、数据驱动决策,助力科学管理
员工绩效客观评估
人员定位系统会记录员工在电站内的工作轨迹、停留时长等数据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,管理人员可以深入了解员工的工作习惯、工作强度和工作效率。例如,分析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和耗时,可评估其工作是否尽职尽责、是否按计划完成任务;统计维修人员处理不同设备故障的时间,能判断其业务能力水平。这些数据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了客观依据,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,提升工作质量。
电站运营持续优化
对人员在不同区域的活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能够发现电站运营管理中潜在的问题。比如,通过分析人员在光伏板清洗区域的活动频率,可判断光伏板清洗周期是否合理;观察人员在升压站的停留时间和活动轨迹,能评估升压站设备布局是否便于操作和维护。基于这些分析结果,电站管理人员可优化运营策略,如调整设备维护计划、改进电站布局等,从而提升电站的整体运营水平。
五、兼容多系统,实现智慧化管控
光伏电站人员定位系统可与电站现有的监控系统、资产管理系统、门禁道闸及发卡机、智能灯控系统等实现集成。与监控系统整合后,查看人员位置时可同步调取周边监控画面,全面掌握现场状况;与资产管理系统对接,能实时关联人员位置和设备资产信息,便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;与门禁道闸及发卡机联动,可根据人员定位信息自动控制门禁道闸的开关,提高电站的安防等级;与智能灯控系统协同,能依据人员位置自动调节灯光亮度,既实现节能目标,又保障照明便利。通过这些系统集成,电站实现了多方面管理的智能化、一体化,整体管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。
综上,光伏电站人员定位系统凭借精准定位、强化安全、提升效率、数据支撑及系统兼容等多方面优势,成为推动光伏电站向智慧化、高效化发展的重要助力,为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审核编辑 黄宇